因瓦合金4J32与4J36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因瓦效应是怎么被发现与发展过程,上海墨钜就整理了一篇资料讲述一下因瓦效应。篇幅过于长,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上海墨钜把这份资料整理成若干篇。
自从因瓦合金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和研究,使得因瓦合金无论是从种类还是从性能和应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1927年日本增本量首先研制出Fe—Ni—Co和Fe—Ni—Cr因瓦合金,1937年德国A..Kussmann研制出Fe—Pt和Fe—Pd因瓦合金等;我国在五、六十年代也研制出4J32和4J36因瓦合金;经过将70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Inco公司研制出Incoloy903合金,才使低膨胀合金进入了高温用途领域,到80年代末期,才形成了现代低膨胀超合金系列。作为低膨胀合金都要求组织稳定性,一般要求在-60℃~-70℃下不发生马氏体相变。因为一发生这种相变,合金的膨胀系数会发生突变,导致应用出现故障,这是不允许的。可贵的是,FeNi36因瓦合金和FeNi32Co4超因瓦合金,在-273℃下也能保持组织稳定性,因而至今广泛应用的只有因瓦合金和超因瓦合金,近几年来在改进它们的质量,扩大使用范围,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因瓦合金仍然是被广泛应用的经久不衰的优质材料。在因瓦合金问世的一百多年以来,取其低膨胀系数低这一特征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用因瓦合金制造的精密仪器仪表、标准钟的摆杆、摆轮及钟表的游丝成为早期最重要的产品,在上世纪20年代用因瓦合金代替铂用作于玻璃封接的引丝,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到了五、六十年代,因瓦合金的用途继续扩大,主要用于无线电电子管、恒温器中作控温用的热双金属片、长度标尺、大地测量基线尺等;到了八九十年代,广泛用于微波技术、液态气体储容器、彩电的阴罩钢带、架空输电线芯材、湝振腔、激光准直仪腔体、三步重复光刻相机基板等。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应用还包括用在航天遥感器、精密激光、光学测量系统和波导管中作结构件、显微镜、天文望远镜中巨大透镜的支撑系统和需要安装透镜的各种各样科学仪器中。 总之,随着因瓦合金不断应用于人造卫星、激光、环形激光陀螺仪和其他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有力地表明这些古老的材料正在帮助现代科学向更高水平迈进。
上一篇:stellite6K合金的引进
下一篇:因瓦合金4J36漫漫发展史
最新文章:
> 40CrMoV合金钢介绍2025-05-10
> 21CrMoV合金钢介绍2025-05-10
> 2Cr12MoV合金钢介绍2025-05-10
> 25Cr2Mo1VA合金钢介绍2025-05-10
> 20Cr1Mo1VTiB合金钢介绍2025-05-10
> 20Cr3MoWVA合金钢:高温高压工况下的性能先锋2025-05-08
相关文章:
> 4J28:低热膨胀率与气密封接性能的结合2025-03-09
> 4J36热轧变形抗力文献综述2024-12-25
> 4J36低膨胀合金及其工艺性2024-12-25
> 4J36合金影响分析2024-12-13
> 4J32低膨胀合金应用及热处理科普2024-12-05
> 4J36精密合金的详细资料科普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