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316L奥氏体不锈钢低温表面渗碳的数值分析
针对SUS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强化,进行了低温表面渗碳实验并测量了渗后试样渗碳层内C浓度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建立了以"陷阱-去陷阱"质量传递机制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认为Cr原子在C的扩散过程中对C原子具有陷阱作用,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渗后试样中C浓度沿渗层深度方向的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C浓度沿渗层深度方向的分布形状呈现凸状,与简单Fick定律得出来的结果不同,而基于"陷阱-去陷阱"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表明陷阱作用在C扩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r原子通过对C原子陷阱作用,降低C的扩散系数,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C的去陷阱激活能为165 k J/mol.所提出模型仅适用于未发生碳化物析出的低温渗碳,且并未考虑扩散应力的影响.
上一篇:stellite6K合金的引进
下一篇:0Cr32Ni7Mo4N双相不锈钢不同工艺对组织及性能影响
最新文章:
> 1.5715:攻克冷作模具 "耐磨 + 韧性 + 精度" 三重挑战的镍铬硫合金工具钢2025-11-14
> 1.5714:破解渗碳齿轮 "渗层 + 心部 + 精度" 三重难题的镍铬合金渗碳钢2025-11-14
> 1.5634:突破精密弹簧 "弹性 + 疲劳 + 抗松弛" 三重极限的高镍合金钢2025-11-14
> 1.5532:破解热作模具 "热疲劳 + 磨损 + 变形" 三重难题的高硼调质钢2025-11-14
> 1.5531:攻克重载轴类 "强度 + 疲劳 + 加工" 三重难题的硼系调质钢2025-11-14
> 1.6511:破解重型机械 “高强度 + 焊接 + 疲劳” 三重难题的镍铬钼优特钢2025-11-13
相关文章:
> N08904:破解食品化工有机酸腐蚀难题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025-10-26
> F44:破解高氯高酸环境点蚀难题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025-10-20
> 00Cr20Ni18Mo6CuN:铜氮协同的全介质耐蚀超级合金2025-09-24
> 00Cr17Ni13Mo3:中钼含量的耐海水腐蚀不锈钢升级方案2025-09-24
> 310MoLN合金科普介绍2025-07-01
> 254SMO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卓越性能与多元应用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