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701 以 “60% 铜 + 14% 镍 + 25% 锌” 的成分设计,在白铜家族中脱颖而出,其核心优势在于优异的导电性能,成分范围为:铜 58.0%-63.0%,镍 12.0%-15.0%,锌为余量,铁≤0.5%,铅≤0.05%。这种中镍配方使合金导电率达到 25% IACS,同时保持良好的耐蚀性,成为电子连接器、引线框架等精密元件的核心材料。
14% 的镍在保证耐蚀性的同时,不过度牺牲导电性。与高镍白铜相比,C7701 的导电率提升 20%。某 5G 基站使用 C7701 制作信号端子,传输速率达 10Gbps,信号损耗≤0.5dB,远低于黄铜端子 1.2dB 的损耗。镍与铜的协同作用还使合金具备出色的高温稳定性,在 100℃时导电率保持率达 95%,适合高温工作的电子元件。
25% 的锌通过固溶强化提升了力学性能,C7701 的抗拉强度为 450-490MPa,延伸率 30%-35%,能通过连续冲压制成 0.05mm 厚的引线框架。某芯片封装厂采用该合金生产的框架,引脚间距 0.3mm,公差控制在 ±0.01mm,满足高密度封装需求。其弹性极限达 200MPa,某继电器的 C7701 弹片经过 10 万次通断后,接触压力衰减仅 5%。
在耐蚀性方面,C7701 适配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在 PCB 清洗剂(含弱碱)中,年腐蚀速率 0.005mm。某智能手机的 C7701 电池连接器,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2 年,接触电阻变化≤10mΩ。经镀镍处理后,耐盐雾性能可达 500 小时,满足户外电子设备的要求。
加工性能方面,C7701 适合精密制造。冷加工率可达 70%,能轧制成带材、线材等多种形态,最小弯曲半径为 0.5 倍厚度(90° 弯曲无裂纹)。某传感器的 C7701 电极,经电火花加工后,尺寸精度达 IT5 级,测量误差≤0.001mm。
制备工艺聚焦导电均匀性。熔炼采用无氧铜与电解镍,气体含量≤5ppm,避免气孔影响导电性能。铸造采用水平连铸,铸坯表面粗糙度 Ra3.2μm,减少后续加工量。冷轧后经 350℃退火,保温时间精确至 ±5 分钟,确保导电率波动≤1%。
应用领域集中在电子行业: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25% IACS 的导电率降低热损耗;新能源汽车的高压连接器,耐蚀性确保在机舱环境中稳定工作;医疗设备的电极引线,生物相容性优异,阻抗≤50mΩ。
上一篇:钢铁嫁接电子商务 增厚利润是主因
下一篇:C83600:海洋工程的耐蚀海军黄铜
最新文章:
> C93200:轴承领域的耐磨锡青铜2025-07-31
> C86300:高强度耐蚀的硅黄铜材料2025-07-31
> C83600:海洋工程的耐蚀海军黄铜2025-07-31
> C7701:电子领域的高导电白铜材料2025-07-31
> C7521:兼具装饰性与耐蚀性的高镍白铜2025-07-31
> CuAl5As:耐蚀抗脱锌的铝砷青铜2025-07-30
相关文章: